“师者大爱,在于用专业素养构筑教育尊严——既是师德的至高境界,也是教育者的价值追求。”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副园长、国家级教育名师邵瑜经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9月10日,中央宣传部、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 “最美教师”,邵瑜光荣入选,她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者。
从教31年,邵瑜始终怀揣着对教育的赤诚与热忱。工作中,她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,构建“自然天放·尽性成德”为核心理念、“三层五域”的绿色课程体系,形成“理念-内容-实施-评价-生态”为一体的课程创生实践模式。为解决儿童远离自然、教育忽视儿童天性、不尊重自然规律等问题,她提出了“绿色教育”理念,解决了“顺天性”与“成德行”的融通问题,惠及万名儿童。
“绿色教育”理念何以产生?邵瑜回想起,那是1998年的一天,孩子们在幼儿园墙外一块绿地上自由活动,各种景物引发孩子们高呼低叹、围观争论,自然元素转化为游戏道具与涂鸦灵感。这种自发性的探索与创造令她深受触动:置身自然场域,是不是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契机?邵瑜说, “科学的幼儿教育,应该是敬畏规律、尊重天性、立足长远,既不能拔苗助长,也不能过度干预。”自此,邵瑜的 “绿色教育”理念初现雏形。
一次中班活动观察课上,当其他孩子都在自己喜欢的区域玩耍时,一个 “无所事事”的小朋友引起了邵瑜的注意。 “你怎么不参加区域活动?你想到哪个区域里去玩?”邵瑜蹲在这个孩子身边问道。 “我想玩点不学知识的区域,妈妈整天在家教我学知识。”孩子的这句话,让她久久不能释怀:一个5岁的孩子,就对知识产生了如此厌烦的情绪,该如何支撑接下来十几年的学习生涯?
这件事情让邵瑜更加坚定了自己的“儿童利益优先”原则,她一边更加坚定地继续自己的“绿色教育”研究,一边借助家长学校、家长助教等方式,大力宣传“绿色教育”理念对儿童终身发展的影响。2013年,邵瑜提出“玩活动”的课程再建构理念,在课程实施中突出幼儿与教师共同的经验和体验。她带领团队深入研讨,将“绿色教育”的核心理念由“自然天放”升级为“自然天放·尽性成德”,即顺从幼儿之天性,遵从教育之规律;享天地精神之自由,养社会交往之德行。
2023年7月,邵瑜的教学成果《自然天放 尽性成德:幼儿园绿色课程25年创生实践》获得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成果在全国十几个地区推广交流;邵瑜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保教指导专委会委员。从1998年至今,通过27年的探索,邵瑜的“绿色教育”历经理念初成、课程开发、课程实践机制完善、课程推广四个阶段,正通过课题带动的方式,持续生发、螺旋推进。
“绿色教育”理念的落地生根需要教师队伍来实现,教师是第一资源。为了让年轻教师快速健康成长,邵瑜提出“给理想坚定职业信念、给支持提升业务水平、给平台增强专业自信”的“三给”策略,帮助新教师走出专业成长困境。几年间,邵瑜和同事们先后培养并输出多名园长及业务带头人,22人次入选国家、省、市级名师、教学能手,多名教师在国家、省、市级教学评选中获奖。她带领的“绿满童心”管理团队获西海岸新区优秀管理团队。“能包容、会感恩、有爱心、懂孩子”的“绿色教育”教师品牌越发闪亮。
用热爱诠释初心,以坚守点亮未来,邵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教育家精神。近年来,邵瑜先后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、齐鲁名校长、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、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
(山东工人报记者 杜晓琳 山东工人报通讯员 李文锦 魏琛)
尚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